书法素来不是一个能够一蹴而就、轻松取得成功的爱好。许多人都曾指出,那些性格宁静、喜欢安静的人更适合练习书法,原因在于书法的练习离不开内心的宁静与专注。只有当一颗心真正沉静下来,才能对书法作品有更深刻独特的理解。这种特性不仅限于书法,很多需要与内心进行深层对话的艺术形式和爱好,都会展现出类似的特点。
书法只是众多爱好中的一种,却因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备受喜爱。如今,不仅成年人喜欢在静谧中练习书法,越来越多的儿童也开始接触并理解这门历史悠久的艺术。书法承载着浓厚的华夏精神,这种精神永远不会因时间流逝而褪色。每一笔都蕴含着中华儿女的骨气和风范,它不仅仅是一个字的笔画,更是一种文化的深厚底蕴,令人敬畏与钦佩。
即使是那些在书法专业领域耕耘数十年的前辈们,也不敢自称已完全掌握书法的真谛。近年来,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鼓励孩子学习书法,这门古老的文化又一次被大众重新重视。要写出一手好字,更多依靠的是毅力而非职业背景。比如,有一位保安许一飞,经过13年苦练书法,终于一鸣惊人,他的作品甚至卖出了2.5万元的高价。
展开剩余83%这位传奇的保安名叫许一飞,他并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。能在成年后取得如此耀眼的成就,和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并无二致,甚至可以说他年轻时并不起眼。许一飞在成长过程中也曾迷茫彷徨,直到年轻气盛时遇见了书法。当时,他只是觉得把书法当作兴趣爱好无伤大雅,却没想到书法竟然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起初,许一飞对书法的热爱还不算狂热,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份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。也没想到自己每一笔的书写,实际上都是为未来的命运转变默默铺垫的基石。等到他真正投入书法练习时,才体会到那些被视为神作的书法背后,隐藏着无数的心酸与坚持。这绝非一项轻松惬意的爱好,而是一场身心的磨炼。
当许一飞开始提笔书写时,他经历了无数折磨。练习书法与写出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,都必须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,才能触及成功的门槛。为了不辜负日日夜夜的付出,许一飞写坏了2000多支毛笔,甚至一度因为频繁写字导致手部受伤。书法要求书写者的笔力到位,因此腕部力量与内心境界缺一不可,必须同时兼顾。
许一飞成名后,关于他的过往才被逐渐揭晓。原来,他对书法的热爱并非成年后才有,而是少年时代就在心底种下的梦想。由于家境贫寒,许一飞很懂事,不得不暂时放弃书法梦,去帮助家庭维持生计。但他始终坚信,自己的书法之路才刚刚开始。
后来,许一飞的父母看到他对书法的热情,尽管对儿子不理想的成绩单感到焦虑,却仍然欣慰儿子找到了方向。许一飞中途辍学,时而帮父母干农活,时而躲在屋里静心练习书法。靠着父母省吃俭用的支持,他才有机会系统学习书法知识。这段经历为他后续的书法之路奠定了稳定的心境。
虽然许一飞在学业上并不出色,成绩可能在同龄人中靠后,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。他的长处就是书法。开明的父母并不觉得他辍学是耻辱,反而全力支持他追梦。不过,贫困的家庭条件始终是他前进路上的一大障碍。
随着家中开支增多,许一飞也意识到自己需要为父母分担压力。通过朋友介绍,他进入建筑行业工作,薪水虽然不错,但这份工作属于高危行业。即便如此,许一飞的第一念头依然是“能做一天是一天天”。工作后,他依旧坚持每天练习书法,从未放弃。
于是,许一飞背负着所有压力,默默坚持着练习。坚持一日、十日甚至一百日都不难,但能坚持十几年,并且是在工作挤压的时间里进行,这样的毅力极为难得。这股强大的内心力量,正是许一飞能够战胜困难、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。
世上无难事,只怕有心人。许一飞用自己的经历证明,前行道路上的阻碍并非真正的问题,最大敌人是内心不敢尝试的恐惧。后来因为行业不景气和身体状况,他转行成为一家博物馆的保安。博物馆内收藏了许多书法名家的珍贵作品,这样的文化氛围令许一飞热情更高涨。
身处书法艺术的殿堂,他的书法水平也随之提升。许一飞的同事见证了他对书法的痴迷,谁都无法对他冷漠以待。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,能够找到真正热爱的事情,无疑是一种幸运。而像许一飞这样为爱付出无数汗水的人,更是凤毛麟角。
许一飞从不惧艰难,以满腔热血换来了如今的成绩。近2000支毛笔的损耗、无数次的病痛,都是他为书法梦付出的代价,但他对此甘之如饴。当众人只看到他作品大获成功的风光时,却少有人了解许一飞背后经历的无数磨炼。
俗话说,唯有经历足够的量变,才能迎来质变。这和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的道理如出一辙。祖辈们一再告诫后人,坚持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美德,无论哪个时代,只有坚持才是成功的关键秘诀。天赋或许决定了成功的高度,但若没有努力的汗水灌溉,再高的天赋也难以开花结果。
许一飞没有良好的出身和家庭条件,但这些都没能击垮他。他坚信,只要心中有梦,就无人能够打倒他。他身上那股拼搏劲儿,正是让人由衷敬佩的坚持,也是他取得成功的根基所在。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