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是一名和尚,但这并不妨碍我热爱美丽。”
在一家美容院的开业仪式上,一位光面油腻的出家人,态度轻浮地为自己的朋友推销会员卡,他言辞不逊,甚至还多次提到“出家人不打诳语”的口号。
既然“出家人不打诳语”,那这位和尚如何能在与商界老板维持了二十多年的深厚友情的同时,还能说自己彻底与世俗脱离,金钱对他毫无吸引力?身为寺庙住持,他又是怎么高调宣称自己常常使用美容卡的呢?
这位复杂而难以捉摸的“出家人”正是曾担任南京玄奘寺住持的传真法师。
展开剩余88%2005年8月13日,一部电影让所有南京人,乃至整个中国的人民,都仿佛瞬间回到了1937年12月的南京。
那个年代的南京,血流成河,生灵涂炭——1937年12月13日,日本侵略军攻占南京城,展开了令人发指的大屠杀。那段沉痛的历史,如阴霾般笼罩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,所有人都不应忘记那一笔重重的历史。
为了铭记这段历史,传真法师站了出来。
传真法师,生于1968年,1987年在南京栖霞寺剃发出家,接受了师父所赐的法号“传真”,意指传播真相、期望为人正直。1987年,他正式投身佛门,之前他还有一个俗名——李义将。
在选择出家之前,李义将原本是个按部就班、读书求学的学生。17岁高中毕业后,因家境贫困,他没能继续深造,而是回到家乡帮助父母耕种农田。面对贫困的生活,他并不甘心就此度过一生。两年后,在1987年,他决定前往中国佛学院栖霞寺分院深造,并在入学的第一年选择了出家。从此,李义将这个名字在尘世消失,传真法师的名字则在佛门中悄然诞生。
在寺庙中,传真法师因为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,成为了为数不多接受过高中教育的僧人,深得师傅的宠爱,师傅对他寄予了厚望。
俗话说,师傅领进门,修行看个人。尽管师傅只能在佛法造诣上给予一些指导,但在历史的层面上,师傅却有着更多的故事可以分享。南京大屠杀,作为那段历史中不可磨灭的事件,必然成为了他们讨论的焦点。
传真法师的师傅辉坚法师,恰巧是那个时代的亲历者之一。1937年12月13日,当日本侵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时,大量南京市民涌入栖霞寺寻求庇护。栖霞寺作为中国佛教四大丛林之一,地处栖霞山,背靠千佛岩,四周苍翠雄伟,原本以其肃穆的环境吸引香客。然而,在那个特殊的日子里,来寺庙的,已不是寻求心灵安宁的信徒,而是带着恐惧的南京百姓。
“大师,救救我们吧!”人们带着绝望跪倒在寺庙前,生怕错过了一刻,就会落入日军的魔掌。虽然佛门讲求清净,不容血腥,但栖霞寺的住持却毫不犹豫地打开了大门。
在生死面前,没有什么比救命更重要,佛法的至高境界便是渡人。就这样,超过五百名南京市民像涌入蜂巢一样涌入寺庙,寻求庇护,这仅仅是1937年12月13日当天的难民。
虽然栖霞寺远离市区,僻静安宁,但从城市传来的嘶吼和惨叫,还是清晰传进了寺庙的每一个角落。为了保护更多无辜百姓免受侵略者的毒手,栖霞寺的僧人们自发成立了难民收容所,收留了24000人,其中既有附近的百姓,也有放下武器的国民党士兵。寺庙没有经济来源,僧人们只能靠自己耕种的蔬菜维持生计,尽管如此,养活这大批难民还是非常困难。
寺庙的空地上塞满了难民,诵经声已经被他们的祈祷声取代。食物的短缺,严寒的天气,肆虐的疾病,一切都给出家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,月基法师甚至不得不采取偷盗的手段。他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,从日军那里偷偷拿取粮食和药品,虽然有时候能成功,但并非每次都能顺利归来。
有一次,难民中有人突然生病急需药物,月基法师带领四名弟子去寻找药材,药物终于找到了,但四个弟子只剩下两个返回。日本人的暴虐使得日常生活变得更加艰难,甚至三餐的数量都大幅度减少,而日军的侵扰也并未停止。
栖霞寺尽管属于佛门圣地,日军却并没有放过它。尽管日军忌惮佛寺的神圣,但四个月内,栖霞寺多次遭到日军的侵扰,重型进攻三次,小型冲击更是不计其数。难民们惶恐不安,但出家人们依然坚定地守护着寺庙和难民。
为了阻止日军的侵袭,保护难民的生命,寂然法师联同难民们写下了充满愤怒和仇恨的“万民书”,通过多方渠道将信送到拉贝手中。拉贝时任南京安全区的负责人,他也在自己的《拉贝日记》中记录下了这段痛苦的历史。
传真法师从师傅口中得知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,也被这段历史深深打动。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,他开始搜集资料,力图将这段沉痛的往事揭示出来。
2003年12月17日,南京栖霞山的施工队意外发现了两块石碑,其中详细记录了寂然法师收容难民的事迹。传真法师为之欣喜,于是开始撰写《栖霞寺1937》的剧本。
对旁人来说,这无疑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,但当这项工作由出家人传真法师完成时,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。因为拍电影需要大量资金,而电影的盈利或亏损与经济利益息息相关,作为一名和尚,传真法师本应远离这一切。然而他却公开宣称,自己并不为金钱,只是为了让这段历史为更多人所知,以此来尊重历史、尊重先人。
这番表态虽然使得舆论有所平息,但随之而来的事件却让传真法师的形象大打折扣。电影制作初期,剧组的条件非常艰苦,甚至没有热水、取暖设备和足够的饮用水,传真法师却消失了踪影。幸好,上海的某位干部得知剧组困境后,出资150万元,才使得电影能够顺利推广。
然而,传真法师的言行不一致逐渐引发了更多争议。尽管他以“情怀”为由,但实际上,他在商业上也深有涉猎。
传真法师经营着至少四家公司,涉及养老、文化传媒、国际旅游和粮油食品等多个领域。除了现有的四家公司,他还曾经经营过三藏精汇文化传媒和诚之堂投资顾问等公司。虽然打着“出家人”的旗号,但他从未真正与尘世的纷扰隔绝开来。
更令人惊讶的是,传真法师竟然报名参选南京市宗教局副局长一职。这一举动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。尽管南京市委组织部门确认传真法师确实提交了报名材料,但这一行为依旧让许多人质疑。
传真法师的种种行为,无论是商业活动还是参政,似乎都与他出家人的身份背道而驰。然而,在这一切曝光之后,他的名声和热度却达到了新的高峰。
2022年7月21
发布于:天津市翔云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